国产智能手机出海拓展已经多年,在各个市场有收获也有失落,如今的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对海外市场的统一印象是——“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高端机型成长有限,中低端机型被严重挤压,不但非洲手机市场份额逐渐失守,东南亚和南亚手机市场的巨大变化,也给本就在内卷中耗费了大量精力与资源的中国手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挑战。
东南亚市场,中国手机品牌不再受宠?
今年一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微跌3%,幅度虽小,但风向意味浓厚,在此之前,极有热度的东南亚手机市场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上涨,骤然微跌,折射出该区域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出货量榜单的更迭也验证了这一点,排名第一的三星和排名第三、四、五的传音、OPPO、vivo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只有排名第二的小米同比微增4%。中国手机企业仍是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力量,四大头部企业合计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性价比仍是中国手机在该市场的立身之本。
每个季度2000多万台的出货量,值得各大手机品牌投入大量精力与资源守稳位置。荣耀以88%的同比增长正在杀回东南亚市场就是明证。
让中国手机企业头疼的是三星的稳固和苹果的快速增长,苹果在泰国、越南等市场都有很好的表现。
随着各个东南亚国家逐渐加强自身的产业、企业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价值链上的作用,东南亚手机市场未来或将迎来更具颠覆性的变化。
“非洲之王”传音东南亚同样暴跌?
全球手机出货量排行榜的位次变化既稳固又敏感,稳固是自华为半退出全球市场之后,前三排名就是三星、苹果和小米雷打不动,前两者的高端产品在多个区域市场霸榜,低端产品的攻略也越来越灵活,后者则纯凭量大占位,敏感则是三甲之下的其他品牌,谁上谁下都有可能。
目前的失意者是传音,传音的下坡路走了一段时间,已经跌出全球榜单前五,起家之地的非洲市场1季度同比下跌7%,东南亚市场同比下跌20%,营收和利润的双跌让传音必须尽快有效应对。
而它的对手,则是深谙其早期打法,如今更有针对性的中国手机企业。同样走性价比路线,拥有先发之利的传音勉强守住了非洲市场第一的统治地位,但想要增长难度较大。作为拓展点的其他区域市场与非洲市场类似,没有多少技术护城河的传音被三星、苹果,以及其他中国手机企业全面围猎。
智能手机市场竞逐,是各大品牌和厂商技术、资本和服务的极致比拼,在情怀越来越被抛弃的当下,“强者恒强”才是该领域的硬道理。
印度市场,谁最“本土化”谁拿走市场?
南亚手机市场,其实就是印度市场一家独大,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市场势微。虽然有人口红利和庞大规模,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是诸多手机企业的难题,利润拿不走、产业链必须本土化都是操作不易且影响业绩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