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机器人互动,现场玩转AI……这个周末,不少沪上家长带着孩子参与2025第22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感受AI带来的全新体验。
当教育打破围墙、产业拥抱课堂,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连接“人的成长”与“时代需求”的神经网络。如何让学习突破时空边界,不过度依赖技术,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
【点燃创新的火种】
在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展台前,一款基于语音交互的智能健康饮品机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
智能健康饮品机。 作者拍摄
“小茗同学!”“我在。”“我上火了!”“我推荐您喝竹蔗雪梨茶,降降火。”……面对小观众的提问,智能健康饮品机自动匹配健康饮品配方,通过人机互动,设备实现语音应答、语音点单,针对上火的健康饮品——竹蔗雪梨茶,就自动出饮了。
这款由学生刘梓菡带来的创新作品,采用国产语音芯片和图形化编程技术,通过语音需求从而推荐不同的饮品,比如: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群,可以提供玫瑰薏米茶、白开水等相应的健康饮品,并自动出饮,操作方便。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展台前,同学们热衷体验好玩的AI中医问诊魔镜,以AI科技之眼,破译体质密码,洞悉舌象面色,揭示身体内在的微妙平衡与和谐,体验中医望闻问切的深邃智慧。
学生体验AI中医问诊魔镜。 作者拍摄
不是由AI直接给出答案,如何通过AI搭建“脚手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展台前,孩子们第一次体验AI音乐创编。面对大屏幕,学生选择一首古诗,通过绘制一根表示音高的线条,AI作曲系统就能自动匹配诗词情绪等元素,生成旋律并匹配伴奏,感受古诗吟唱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