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的深度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行业发展,也重塑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从“游陕西”平台的AI伴游助手精准规划专属路线,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借助智能算法实现“一键穿越”的沉浸式体验;从数字娱乐综合体通过AR技术让巴黎圣母院“重现”,到《赳赳大秦》演艺以科技舞台构建历史对话场景,人工智能绘就文旅产业的新图景,让“诗与远方”有了更智慧的打开方式。
近年来,陕文投集团围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精心打造文旅智能科技、文旅数娱科技、文旅融合科技三大板块,全力构建陕西文旅数据底座和AI文旅垂直大模型应用平台、全国旅游资源交易平台、短剧全产业链平台等九大科技平台,优化创新要素供给,孵化培育更多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AI激活文旅创新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当前,陕文投集团全力打造短剧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一基地四平台”。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平台的一大亮点是与行业头部合作建设AI内容审核和数据服务中心,实现自动化分类分层审核机制,有效规避潜在风险,极大提高了审核效率和质量。
其中,短剧AI大模型训练平台将深度挖掘短剧制作全流程数据价值,充分运用AI短视频文旅消费新场景大模型、3D渲染等技术开发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应用,实现一键生成完整剧本、分镜、人物对白与背景音乐,加速迈向“一人拍一剧”的创作新时代,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融合文旅场景 带来沉浸新体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9.8%,文化消费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VR、AR、MR(混合现实)等现代科技的应用,不断催生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
“我用VR眼镜看到了巴黎圣母院,外面还下着雨,我觉得特别奇妙。”8岁的曹玺淼兴奋地说。走进位于曲江芙蓉新天地购物中心的数字娱乐综合体,赛博朋克风十足、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体验者佩戴VR头显,可在LBE大空间内体验数十个爆款数字娱乐项目。西北首发的“机遇时空X·META”体验馆成为热门打卡地;“灵境梵谷”带领游客超沉浸式穿越,与上古神兽面对面对话;“大千迷境”七大主题VR体验打造了全感科技乐园,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为文旅市场带来新增长点。
全国首个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出《赳赳大秦》凭借超大空间景深与顶尖舞台技术,为全国游客献上“文化+科技+演艺”的震撼感受。截至目前,演出289场,接待观众近41万人次,上座率超96%。“剧场内电脑灯具数量超过600台,其他可控效果灯具数量超过1000台,舞美布景装饰灯具的参数超过3万个。如果没有科技的加持,光靠人力很难精准调控、实现这样的舞台效果。”《赳赳大秦》演艺总监张蔚雯介绍到。《赳赳大秦》演艺“重体验”“高融合”“强科技”,是陕文投集团不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仿佛置身于朱雀大街的灯会现场,连‘路人’衣服上的织金纹都清晰可辨。”安徽游客王雯雯摘下设备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引入“中华图志·上元长安”影视级VR项目,让游客在虚实交融间领略盛唐上元节的绚丽画卷。扫描“云游长安-大唐居民身份证”文创冰箱贴后的二维码,就能进入“云游长安”小程序,基于街区场景衍生出线上“长安城”,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实现线上地图与线下游览、NPC互动的深度融合。作为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街区利用数字技术,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深受欢迎的沉浸式项目。“五一”假期,街区将多项“黑科技”与盛唐气象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中式浪漫体验。
智能优化旅游服务 构建产业新生态
全国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是陕文投集团布局“文化+科技”的主引擎之一。“平台利用文旅行业AI垂直大模型、文旅数据底座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全国的‘阿里巴巴式’旅游资源互联网交易平台。”平台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全国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正在加快推进自研AI智能体垂类训练,实现人工智能在渠道拓展、资源对接、需求匹配、金融服务等旅游资源产业链的全覆盖,打造智能客服、出行管家、营销分析等多场景应用。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与AI技术,引入用户行为分析模块,动态调整推荐策略,通过整合汇聚的上下游旅游交易资源,实现接入产品资源的“即发布即定制即推送”,全自动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跟团游、度假游等定制化旅游方案,精准匹配用户多样化需求。
数据资产运营管理平台是陕文投集团为有效推动文旅资源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金融化,打造“数据生产力”的又一重要成果。依托陕文投集团在文化产业领域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以及云创科技完成陕西文旅“首单”数据资源入表+融资的行业实践,通过数据挖掘、治理、运营,破解文旅产业融资难题,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平台深度融合区块链、验真算法、AI大模型等前沿数字技术,打造覆盖文旅全场景的数据解决方案,提供数据资产转化、企业智能评价、数字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数据资产运营管理平台负责人说。
当前,陕文投集团正大力实施“人工智能+文旅”,着力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通过人工智能激活文化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加快推动文旅产业数智化发展,打造更多文旅数智化创新示范项目,引领文旅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迈进,为文化强省建设和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